【行業資訊】三中全會前瞻! 新型工業化之“新”
發布時間:2023-11-27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964
01新型工業化的“新”內涵
工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推進的新型工業化,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工業發展模式的新探索,既有別于西方的工業化,也不同于我們過去的工業化,具有許多新的內涵。
“新”在創新驅動。這是新型工業化的主要動力。發展新型工業化,就是要從主要依靠資本、勞動等要素的投入拉動,轉向主要依靠提升創新能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從而推動工業內涵式發展。
“新”在數智賦能。這是新型工業化的時代特征。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推進新型工業化,就要搶抓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機遇,加快推動新一代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促進工業經濟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
“新”在融合發展。這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特征。經濟發展有其自身規律,我國工業化并非完全拋棄傳統產業,而是要走一條傳統產業改造不斷升級,新產業不斷擴張,新舊產業不斷融合發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工業化道路。
“新”在四化同步。這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要求。與西方工業化不同,我們要發展的新型工業化,是與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等時空并聯交匯、步伐上同步發展的工業化,要求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帶動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并利用信息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帶來的廣闊市場需求,反過來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形成工業化和城鎮化相互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新”在環境友好。這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標識。與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不同,我們要推進的新型工業化,要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從根本上摒棄傳統工業化過程中高耗能、高污染和高碳排放的生產方式,避免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惡化等,走一條降低資源消耗、保護環境的綠色工業化之路。這既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也是實現工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證。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綜合來看,我國新型工業化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工業化,也是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的工業化;是依靠自主創新驅動的工業化,也是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工業化;是追求發展質量的工業化,也是以人為本的工業化;是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工業化,也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工業化。
02新型工業化的“新”特征
與新的內涵相對應,新型工業化也具有一些新特征和新要求。
新的生產技術。當前,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工業領域顛覆性的科技創新不斷涌現。推進新型工業化,就要緊跟科技發展趨勢,加快研發和應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新技術,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力,努力實現從引進、模仿、追趕、局部先進到全面領先的轉變。
新的發展目標。與以往相比,新型工業化更加重視發展與安全的有效平衡。這就要求我們統籌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安全,既積極學習吸收國外先進科學技術,又特別關注產業安全自主可控、產業基礎能力高級化、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等,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新的發展模式。當前,工業發展路徑發生新變化,技術進步飛速發展,智能化生產加快推行;產業集群規模效應、溢出效應更加彰顯,制造業更加追求市場化、個性化;產業鏈、價值鏈分工更加深化,生產模式呈現分散化生產特征。與這種新變化相適應,新型工業化呈現出發展動力創新化、產業結構高端化、區域布局集群化、產業組織結構協同化的新特征。
新的發展成效。與傳統工業發展模式不同,新型工業化追求生產效率高,力求實現高水平的勞動生產率,取得一流的經濟效益;追求資源利用效率高,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綠色發展;追求產品質量高,力求生產的產品質量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的發展格局。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新發展格局下推進新型工業化,必須不斷提升開放水平,深度融入和引領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以高水平開放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格局。
03新型工業化的“新”趨勢
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要求,當前推進新型工業化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
發展新科技。新型工業化是符合新發展理念,順應世界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趨勢,具有更高科技創新能力的工業化模式。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必然會持續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大幅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集聚新要素。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要素稟賦優勢發生變化,勞動力數量和成本優勢下降,資源環境約束增多,但我們擁有資金相對充裕、人才總量大、數據信息資源多、企業家活力強等新優勢。推進新型工業化,必將加快匯聚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數據信息等新型要素,促進實體經濟與各類新型要素優化配置、高效耦合,不斷激發新活力、增添新動力,推動工業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
建設新基建。新型工業化瞄準的方向是培育發展面向未來的新興產業、戰略性產業和未來產業。新型基礎設施是發展未來產業的重要支撐。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必將建設更多更優的新型基礎設施,孵化出更多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擴大引領未來發展的增長點、支撐點。
培育新主體。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主體,也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力量。我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市場主體,蘊含著蓬勃的發展生機。隨著新型工業化的加快推進,必將培育出越來越多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具有主導力、影響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
形成新優勢。當前,世界各國都在聚力加快科技創新和變革,加緊搶奪產業鏈供應鏈主導權。我們推進新型工業化,必將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球最完整產業體系供給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需求優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諸多產業領域加快形成全球競爭新優勢。
作者:朱克力(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
陜西省委機關刊《當代陜西》2023年第21期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