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19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2366
2月9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采取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支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等六方面20條措施,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強化措施,實現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元宵節過后,我國企業復產復工進入高峰期,各部門、各地方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精準施策,幫助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減負助力。2月9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 (以下簡稱 《通知》),明確將采取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支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等六方面20條措施,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強化措施,實現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指出,只要各項政策和措施得當,就有望將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控制在有限范圍內。
我國經濟總量大,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如果這些措施能落實到位,疫情帶來的短期影響一定會得到緩解。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認為,應對疫情影響既需要政府的助力,也需要中小企業自身的努力。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企業開始陸續復工復產,但是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出現暫時性困難?!锻ㄖ分赋觯瑸樯钊胴瀼芈鋵嵙暯娇倳涥P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統籌抓好 “六穩”工作的有關決策部署,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工信部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一是加強分類指導。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當地疫情防控總體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分類施策,積極穩妥地推動其他生產性企業完成復工復產準備工作,在疫情防控達標后有序復工復產。二是推動落實復工復產措施。工信部指導企業制訂復工復產方案和應急預案,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和各項措施,做到防控機制到位、檢疫查驗到位、設施物資到位、內部管理到位和宣傳教育到位,確保生產生活平穩有序。三是強化復工復產要素保障。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以及口罩、消殺用品、測溫儀等防控物資保障難題,指導企業開展生產自救。推動有關單位對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用電、用水、用氣,實施階段性緩繳費用,緩繳期間實行 “欠費不停供”措施。加大企業復產用工保障力度,精準摸查發布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推進線上供求匹配對接和遠程招聘,加強本地供需對接,挖掘本地供給潛力,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四是發揮中小企業服務疫情防控的作用。對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的中小企業,要配合做好相關保障工作。對有條件、有意愿轉產防疫物資的中小企業,要“一企一策”,全力幫助協調解決轉產過程中的問題。
《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推動落實國家對防疫重點企業財稅支持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出臺相關財政扶持政策,推動加大政府采購和清欠工作的力度。
《通知》表示,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一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各地要主動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推動金融機構對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發揮應急轉貸資金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
二是強化融資擔保服務。引導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取消反擔保要求,降低擔保和再擔保費率。對于確無還款能力的小微企業,為其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及時履行代償義務,視疫情影響情況適當延長追償時限,符合核銷條件的,按規定核銷代償損失。
三是創新融資產品和服務。積極推動運用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應收賬款抵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方式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供給。盡快開發疫情期間適合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產品,發揮各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作用,加快放貸速度和理賠進度。
四是加快推進股權投資及服務。積極發揮國家和地方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協同聯動效應,帶動社會資本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規模,鼓勵加大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困難的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投資力度,加快投資進度。引導各類基金發揮自身平臺和資源優勢,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被投企業投后服務力度,協調融資、人才、管理、技術等各類資源,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通知》強調,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支持。一是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相關技術與產品創新。鼓勵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針對新冠肺炎防治,在檢測技術、藥物疫苗、醫療器械、防護裝備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和生產創新,對取得重大突破的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申報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時予以優先考慮。即時啟動2020年“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疫情防控”類參賽項目征集。
二是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面向中小企業的互聯網平臺服務,積極推行網上辦公、視頻會議、遠程協作和數字化管理,以此為基礎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幫助提供線下服務的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拓展線上服務。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部署,推廣一批適合中小企業的工業軟件應用,支持中小企業提升敏捷制造和精益生產能力。支持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以網絡化協作彌補單個企業資源和能力不足,通過協同制造平臺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實現技術、產能與訂單共享。
三是支持企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引導大企業及專業服務機構面向中小企業推出云制造平臺和云服務平臺,發展適合中小企業智能制造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工具包。推動中小企業業務系統云化部署,對接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有基礎、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加快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推動低成本、模塊化的智能制造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部署應用。
四是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加快落實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的作用,帶動產業鏈中小企業協同開展疫情防控、生產恢復與技術創新。幫助中小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溝通合作、抱團取暖,營造共榮發展、共克時艱的融通生態。
《通知》明確,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發揮各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加強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并推動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提升企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