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偷窥wc精品女厕91/男人天堂视频网/日本三级导航/麻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沈陽鴻宇科技有限公司

【行業資訊】“C位”出道!這5地獲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發布時間:2021-02-23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2170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通知,支持創建北京、天津(濱海新區)、杭州、廣州、成都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這是繼上海(浦東新區)、深圳、濟南-青島3個先導區后,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第二批先導區名單。至此,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已增至8個。


      為什么這5地能脫穎而出?這5地又將如何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北京: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


  近年來,北京依托獨特的人工智能科技資源優勢,市區兩級聯動,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發展,圍繞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數據開放、應用場景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構建了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據統計,2019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達1700億元。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1500家,占全國的28%,居國內首位。在資本助力下,北京已誕生32家AI獨角獸,其中有7家入選CB Insights 2020年全球AI獨角獸公司榜單,占全國入選企業總數的64%,占全球的16%。


根據工信部通知,北京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將結合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整體部署,發揮技術原創、產業生態、人才基礎、發展環境等多重優勢,加快核心算法、基礎軟硬件等技術研發,加速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


同時,還將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城市、“科技冬奧”等重點領域,加快建設并開放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優化治理環境,持續推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超大型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和改革先行區。


下一步,北京市相關部門將加快成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積極籌建國家人工智能測試中心,推動建設國家人工智能應用實驗室,明確相關任務分工,努力建設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高地,把北京打造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之都、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聚集之都和世界人工智能人才匯聚之都,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天津: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動產業補鏈強鏈


  在2020年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天津(西青)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揭牌,該先導區旨在探索豐富車聯網應用場景,構建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產業生態,為全國范圍車聯網規模商用積累經驗。


天津(濱海新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要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面向產業智能轉型、政務服務升級和民生品質改善等切實需求,發揮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優勢,推動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社區等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著力建設人工智能基礎零部件、“人工智能+信創”產業集群,打造共性技術硬平臺和創新服務軟平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補鏈強鏈。


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處負責人介紹,此次濱海新區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將突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面向產業智能轉型、政務服務升級和民生品質改善等切實需求,發揮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優勢,推動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社區等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著力建設“人工智能+信創”等優勢產業集群,打造共性技術硬平臺和創新服務軟平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補鏈強鏈。力爭到2023年,濱海新區產業生態逐步完善,創新能力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成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地和智能創新應用策源地,成為天津及京津冀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杭州:建設數字經濟和數字治理“第一城”



  近年來,杭州堅持把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建設“數字經濟第一城”和“數字治理第一城”的重要內容,形成了較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這是杭州此次入選先導區名單的重要基礎。


目前,杭州人工智能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和典型企業達523家,人工智能算力和專利數分別居全國第一、第二,產業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梯隊,已初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企業梯隊以及“雙核多點”的人工智能產業格局。


杭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杭州將充分發揮城市數字治理、先進制造等方面的基礎優勢,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城市管理、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領域的應用。通過改革創新舉措,積極探索符合國情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式與路徑,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安全可靠推廣,著力打造城市數字治理方案輸出地、智能制造能力供給地、數據使用規則首創地。


為有效推動先導區建設落地,杭州將著力在城市智能治理、賦能制造轉型、數據規范使用等方面深化探索實踐,為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提供“杭州樣本”。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高新區(濱江)為核心,推進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蕭山信息港小鎮、蕭山機器人小鎮、浙大科技園、工業互聯網小鎮、大創小鎮等六大園區協同發展。


根據杭州市制定的目標,到2023年,杭州人工智能總體發展水平達到全國領先、國際先進,城市數字治理模式創新取得顯著成果,智造賦能能力獲得明顯提升,數據“采集-交易-使用”過程得到有效規范,公共服務平臺基礎支撐能力更加有力,以杭州都市圈為核心輻射帶動長三角乃至全國人工智能產業能級躍升,以行業融合應用為引領的人工智能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加速貢獻。


       廣州: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要求高標準建設實驗區


  廣州作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產業實力雄厚,人工智能企業集聚明顯,已經培育了云從科技、小馬智行、佳都科技、極飛科技等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創建了科大訊飛機器人智能交互平臺、佳都科技智慧交通平臺、云從科技人機協同平臺、歐派智能設計與制造平臺等“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和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實驗室。目前,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一江兩岸三片區”(“三片區”指琶洲核心片區、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和魚珠片區)的空間格局已經初步形成,總面積約81平方公里。


據工信部通知,廣州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要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要求,充分利用產業鏈條齊全、創新要素匯集、應用場景豐富等條件,高標準建設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實驗區。聚焦發展智能關鍵器件、智能軟件、智能設備等核心智能產業,面向計算機視覺等重點技術方向和工業、商貿等重點應用領域,不斷挖掘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提供新動能。


據廣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廣州將繼續緊抓創建創新應用先導區機遇,以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核心”,市區聯動“一核多點”,圍繞“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以應用層為驅動,以基礎層和技術層為支撐推動產業升級,聚集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推進廣州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發展,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


        成都:“一帶一路”重要樞紐與戰略支撐點


   近年,成都已出臺《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政策》等政策文件,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吸引百度、商湯、科大訊飛等行業龍頭企業落地,培育川大智勝、四方偉業、考拉悠然等本土企業崛起,基本形成從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到上層應用的全產業鏈企業集群,并在智能視覺、語音識別、智能制造等細分領域形成比較優勢,國星宇航、博恩思等8家企業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創新重點任務揭榜目錄,包攬全省名單、占全國1/17。


成都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穩步擴大,2020年人工智能產業企業達550余家、產業規模200億元,較2019年分別增長83%、67%,到2022年產業規模將突破50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


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系列對接活動,發布智能制造等多領域、多行業場景機會清單,布法羅“下肢步行外骨骼”獲全國首認證,阿普奇的視覺檢測機器人、精工華耀的軌道檢測機器人、曉多科技的AI問答系統已用于生產一線,中國信通院發布《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調研報告》,以成都為代表的四川位列產品案例數量位于全國前列。


成都市經信局上述負責人介紹,成都作為西部首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下一步將立足“一帶一路”重要樞紐與戰略支撐點的區位優勢,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發揮在推動中西部地區協同發展、示范帶動作用,堅持創新引領,支持新技術新產品先行先試,夯實技術-產業系統迭代發展的基礎;堅持場景營城,突出產業特色,以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為重要抓手,聚焦醫療、金融等重點領域、優勢行業,搭建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釋放城市場景清單,助力企業共享城市場景機會,發揮人工智能“賦能”效應;以成都天府新區、高新區為重點,打造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格局;在政策、機制、模式創新上積極探索實踐,深化國內、國際合作,健全產業生態環境,輻射帶動區域人工智能融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