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8-10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885
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網絡互聯的移動化、泛在化,信息處理的高速化、智能化,計算技術的高能化、量子化,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全方位、全要素、全鏈條融合發展,正在重新定義產業生態,重塑數字經濟發展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說,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征。 (作者王一鳴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人—網—物的互聯體系和泛在的智能信息網絡,推動人工智能向自主學習、人機協同增強智能和基于網絡的群體智能方向發展。這也在改變產業發展模式和產業生態。
最近,從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誕生,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向各個領域廣泛滲透,應用場景日趨多元化,必將催生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業態。而5G的規模化應用,使得人工智能的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為我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模式,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前景。
數字化轉型正在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擴展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企業的物理邊界日趨模糊,制造業的形態深刻變革。數字化轉型向制造領域擴張,既為我國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和國際競爭力開辟了更大空間,也對技術創新能力、數字基礎設施的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生態正在加快構建
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促進了生產組織和社會分工向網絡化、扁平化、平臺化轉變,也推動了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生態加快形成。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雙跨的平臺增加到28家,新增了72家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平臺連接的設備超過8100萬臺(套),工業APP數量超過60萬個,服務的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形成了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應用模式。工業互聯網對制造企業的賦能、賦值、賦智的作用日益凸顯,正在作為一個新的生產方式登上歷史的舞臺。
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