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支撐系統建設是實現數智化轉型、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增強企業運行活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從數智化產業需求、IT 技術發展現狀和中臺技術成熟度等多方面分析管理支撐系統目前存在的不足,總結梳理數智化工作思路。
一、IT 技術發展成為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基石
當前,國內各大企業都處于數智化轉型新階段,基礎設施云化、中臺化、移動化推動企業從業務數據化向數據業務化轉型,從單輪驅動向雙輪驅動轉型,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全鏈路數智化。“數字化企業”正在加速向“數智化企業”演進,其本質區別不僅僅表現在支撐技術體系的差異性,還體現在數智化企業面臨的市場特征、經營理念、技術訴求、技術開放性和技術交付形態的差異性。
轉型與創新的主要引擎。在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發布的中國 ICT 技術成熟度曲線中,低代碼開發、AIOPS、工業互聯網、SD-WAN、區塊鏈、數據中臺、邊緣計算、云安全、增強數據分析、多云、5G、自然語言處理、社區云和超融合基礎設施等成為未來幾年重要的技術驅動。
新型 ICT 技術演進驅動 IT 架構升級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低代碼技術日趨成熟。代碼語言向業務語言進化的拐點來臨,加速 IT 與業務融合。
(2)全面云化。推動超融合 IaaS 建設及運營,加速實現系統全面云化活組合,云原生應用部署普惠化,并主動驅動業務發展。
(3)5G 大規模商用部署已趨于成熟。對基于 5G 網絡架構的行業應用支撐技術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4)增強數據分析。從過去手動報表數據分析到AI 疊加后的主動分析,提升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效能,提高預測主動性。
(5) 自主可控水平與技術創新應用能力進一步提升。實現 IT 條線資源快速重構與整合,鍛造 IT 自主研發能力及體系。
(6)基于數據中臺疊加 AI。更及時、智能化地獲得面向未來的基于數據分析的預判結果。
(7)AIOPS 將智能注入 IT 運營。采用大數據和ML 等技術手段,不斷提升生產系統智能洞察、智能定位和智能處理能力。
二、中臺成為當今企業 IT 架構的主要模式
中臺已經成為當今企業 IT 架構發展的共同發展方向,為了在前端的業務發生變化和進行新業務探索時提供高效的業務支撐能力,“中臺化”已經成為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必然選擇。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臺化架構是落地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首選的核心架構,部分企業已經推出適應自己的中臺企業架構模式。
很多大型企業中臺架構基本成熟,建設階段基本完成,中臺開始進入運營和應用落地階段,中臺能力開始標準固化和優化。構建基于中臺服務治理體系的全鏈路協同,來解決企業內外部、企業中央集權和分公司能力的共享協同及生態共建。中臺運營組織除了共性團隊外,還有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支撐的專職團隊,實現專業中臺業務運營支撐。
三、數智化轉型中管理支撐域存在的不足
如圖 1 所示,管理支撐業務具有橫向貫穿、條線管理和業態豐富的業務特點。例如工程項目流程涉及計劃、采購、工建和財務等多個橫向部門,業務流程橫跨計劃建設、OA、供應鏈、財務管理和內部審計等系統。
圖1 管理支撐域系統之間業務關系
面對數智化轉型提出的新要求,從如下 6 個方面逐一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差距。
3.1 自主可控方面
(1)自主可控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在系統云化和辦公軟件替換等層面已取得一定進展,但在應用軟件和終端操作系統等層面,仍存在卡脖子風險。
(2)核心能力內化有待進一步提升。管理信息系統主要依托合作廠商建設,全國達到 100 多家,集中化PMS 和 RMS 正在推進自主研發,核心能力內化規模較小,需要持續推進核心能力的內化。
3.2 協同創新方面
(1)數智化應用創新性有待持續推進。管理支撐域仍存在新技術引入較慢和數智化場景數量偏少的情況,需要主動出擊,突出創新成效。
(2)IT 與業務協同能力有待持續優化。提升 IT 與業務的協同能力、優化客戶體驗效果、建立常態化協同和快速響應機制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
3.3 數據資產價值方面
(1)數據挖掘能力有待完善。由于業務規則和統計維度不同,缺少對全業務流程數據的匯總、清理、挖掘和分析。跨系統的數據分析依然依靠人進行加工處理,及時性和準確性有待提升。
(2)數據可視化程度有待提升。缺少管理域業務數據的多維度、多層級和多角色的統一展現視圖,未充分體現數據驅動的科學決策能力。
3.4 集約化支撐能力
(1)從無到有。“人、財、控”已全面實現集中化支撐從無到有,“物、工”等正在或即將推進集中化的領域,需持續加強與業務部門的協同。
(2)從有到優。標準的業務支撐能力已經形成,但個性化需求解決率較低,需求響應不夠迅速,需要借助數智化轉型契機,持續優化集約能力。
3.5 中臺能力建設方面
(1)中臺能力規模較小。定制化開發偏多,功能耦合度高,配置程度弱,共性能力雖有積累,但橫向拉通的能力規模較小,系統間能力拉通仍需加強。
(2)標準化程度較弱。沉淀出來的中臺能力在標準化方面有待提升,快速調用及消費的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改善。
3.6 系統架構方面
系統架構先進性有待進一步提升。需要持續推動管理支撐各系統以容器化、微服務化等云原生架構為演進方向,保障業務系統的高可用和彈性擴容。
數智化轉型中的管理支撐系統建設需要進一步提升自主可控水平,加強創新協同成效,挖掘數據資產價值,夯實集約化支撐能力,沉淀中臺能力建設,并借助系統架構完善,助力數智化轉型升級。
四、數智化工作方式的建設思路
數智化轉型中管理支撐建設思路核心是為企業管理注智賦能,打造數智化工作方式。以“數據可視、系統集約、能力建設、架構標準”為立足點,“自主可控、創新協同”為重點演進,全面推動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
4.1 數據可視
從業務管理角度出發,結合業務側數據分析需求,以當前管理支撐各集中化系統已經沉淀的可視化展示情況為基礎。
(1)結合數據分析需求,梳理管理支撐域中已集中化系統的指標清單,并匹配數據字段等明細信息,形成ERP 域數據資產信息庫。以 ERP 域系統作為切入點,深度梳理數據資產,逐步形成管理支撐域數據資產信息庫。
(2)對于調研后的明確需求進行分析、分類,進行數據可視化展示功能實現。
4.2 系統集約
賦能精準管理,以集約化建設、統一支撐全網管理支撐域應用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集中化系統支撐范圍,優化現有支撐能力,敏捷快速滿足業務需求,提升支撐效率。
大中型企業的管理支撐系統往往都以系統集約化建設為導向、提升集中化系統支撐能力和優化系統技術架構為主線,并從以下六大方面貫徹落實。
(1)人力管理方面。人力系統是企業人才發展的核心系統,其業務支撐能力和功能覆蓋都非常重要。在完善系統功能的同時,做好服務體驗是人力系統發展的主要方向。
(2)財務管理方面。集中化 ERP 持續拓展系統覆蓋范圍,深化智能化技術應用,延展業務支撐線條,建設備查能力,降低運營成本。
(3)物料管理方面。供應鏈管理是近些年企業管理中關鍵一環,通過引入智能化手段,提升其集約化和業務處理效率,優化系統技術架構。
(4)工程管控方面。提升系統交互體驗,提高系統快速支撐科技創新整體業務的能力,拓展做實研發管理工作。項目管理工作應探索項目質量和進度管理合作模式,全力提升業務功能。
(5)內控管理方面。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協同的企業內控內審和紀檢監察等內控管理體系,提升監督執紀工作效率。
(6)辦公自動化方面。全面推動工作方式數字化,提升 IT 與綜合辦公的協同能力,優化客戶體驗效果,構建智能流程審批。待辦和用戶管理等共性系統對所有管理支撐系統提供服務,實現易溝通、可協作、高安全的辦公環境。
隨著管理支撐的相關業務屬性的系統集約化發展,目前呈現出來的發展態勢是“財、物、工”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人、控和 OA”的業務聯系越來越緊密,集約化能力復用、調用情況逐漸增強。
4.3 中臺能力建設
逐步積累管信支撐標準能力,細化沉淀標準,提升快速調用及消費的服務水平。遵循企業管理協同需求,圍繞數智化辦公場景,結合企業內部需求,協同高效,持續沉淀標準化能力,構建管理支撐域業務能力圖譜,賦能前臺業務的快速迭代和規模化創新,支撐管理信息化領域數智化轉型升級。企業內部面向全網收集優秀的、可推廣的通用基礎能力,推動能力上臺,并促進已上架能力的進一步全網推廣復用。
數據中臺能力聚焦財務、物料管理、工程管理和內控管理等系統數據,制定數據運營方案,解決企業管理中對數據使用的實際問題。
4.4 架構標準
管理支撐系統積極探索云原生架構,以核心能力全面向云原生轉型為目標,逐步推進管理支撐域系統的容器化和微服務化改造,形成技術組件、服務、運營運維、測試驗收、開發建設和設備部署等標準指導意見。新建系統能力全部推薦上云,對于現有非容器云架構的系統,在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按研究一批、改造一批、實施一批的原則,積極推動完成微服務化和容器化部署改造,持續推動存量系統“上云”。
4.5 自主可控
管理支撐域自主可控舉措如圖 2 所示。自主可控能力構建不是簡單的軟硬件替換,需要融合多方面舉措和統一規劃管理,成體系推進。首先梳理企業業務特點,根據相關要求明確管理支撐系統自主可控需求 , 進行充分的系統試點驗證,編制企業內部相關自主可控管理規范,逐步實現管理支撐域內關鍵應用場景的自主可控。
圖2 管理支撐域自主可控舉措
4.6 創新協同
推動管理支撐系統應用創新,圍繞數智化工作方式,重點在應用創新領域進行發力,設計數智化工作場景,賦能精確管理,如圖 3 所示。
圖3 數智化工作場景
(1)應用創新方面。一是要重視應用體驗,以用戶為中心,強調用戶體驗,建立管理支撐域的客戶體驗管理團隊,變被動為主動,形成優化提升和快速響應機制,主動提升客戶體驗。二是要感受應用環境,置身用戶應用環境,發現現實潛在需求,強調用戶參與。
(2)新技術引用方面。主要是引入流程智能化(IPA)、區塊鏈和 AI 三大技術。通過引入 IPA 技術,賦能管理支撐域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化高效運轉。探索引入區塊鏈技術,聚焦管理支撐域典型業務場景,解決管理支撐域跨域互信問題,賦能精確管理。通過引入 AI能力,實現管理支撐域智能化水平提升,例如智能審計和智能報賬等。
(3) 數智化工作場景方面。可劃分為在線協同辦公、管理提升決策和經營增長三大類場景。企業在線協同辦公主要通過構建企業用戶信息管理、在線溝通和電子郵件等,提高企業數智化協同辦公能力水平,構建新的工作方式,提升協同力。管理提升決策主要通過構建數智化賦能企業管理場景,驅動管理變革,提升管控力、決策力和組織力。經營增長主要通過構建數智化產品洞察和運營數據共享等場景,驅動業務創新,提升產品力、供應力和生態力。
五、結束語
企業管理支撐域是幫助企業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要求,推動數智化產業升級,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激活企業生產活力,賦能企業快速發展的最關鍵領域。企業管理支撐系統在未來發展中將與新型 ICT 技術緊密結合。后續將持續跟進研究,更好地打造面向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支撐系統,助力企業在后疫情時代抓住更大的發展機遇。
作者:李岳夢 劉昭 方曉楠 吳文昌 崔學勇